团队活动

2023年10月12日组会

发布时间:2023/10/28阅读次数:355次

2023年10月12日晚19:00,CSU国巍教授课题组2023年10月份组会于红3楼二楼会议室召开。此次会议主要由博士生巫嘉韬、硕士生聂于涛、杨顺汇报自己近期的工作进展以及下一阶段的工作。汇报结束后,组内其他成员分别就汇报内容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博士生巫嘉韬的报告题目为《Reconfigurable Terracotta Facade: Stacked Ceramic Skin System as Facade Energy Moderator》,本次汇报内容:组会中主要介绍了受传统木工卯榫结构启发的互锁堆叠赤陶模块设计在建筑外墙上作为能源调节器的应用。模块组合具有特定的互锁几何形状,可以通过销钉固定互锁模块。组合系统可以通过改变部件和销钉几何尺寸以改变堆叠角度,从而实现以几何自由度进行堆叠扩展。拆卸时对销钉施加特定的力即可卸下部件。此外,赤陶材料具有较高的热质量,与金属相比,它能够提供四倍以上的传热阻力。因此在不同的季节由赤陶模块组成的遮光墙可以通过改变堆叠方式变化几何形状和允许阳光和空气流通的孔隙率,并且可以利用赤陶模块储存和释放热量。
   组会讨论了赤陶堆叠模块的实用性,提出作为个体施工的时间成本以及建筑面积的局限性。此外,赤陶材料的热质量性质需要实验支持,模块需要在考虑热胀冷缩的情况下进行设计改进。作为建筑设计概念,互锁堆叠赤陶模块具有发展潜力,同时可以考虑在不同的场合下的实际应用,如在户外社交活动中临时的设施搭建和在救灾环境下的临时避难所结构。


   硕士生聂于涛的报告题目为《基于非共置测量异质数据融合的全桥位移测量技术》,聂于涛在组会上简要介绍其研究成果,重点介绍了基于单点的数据融合研究。我们知道,通过数据融合方式,可充分利用不同传感器的测量数据,提高位移测量精度。基于此,课题将多点的位移融合任务拆解为单点的位移精度提升与高低精度数据融品两部分主要研究内容。在单点的数据融合方法中,经典方法为多速率Kalman方法。在本研究中,作者提出了新的融合方式,其精度提升效果明显高于原方法,并在多种噪声类别中表现出稳定效果。


   硕士生杨顺的报告题目为《基于TENG自供电机制的阻尼器震时滞回响应智能测量研究》,杨顺在组会上简要介绍其研究背景,引入震后如何对阻尼器健康状况进行快速评估以及震时如何对阻尼器输出力数据进行采集的问题。使用不同软件进行模型构建并比较结果,并完成基于目标函数和优化算法的影响分析。



CSU国巍教授课题组两周一次的组会是课题组制度之一,由各组员汇报自己近期的研究工作和未来计划。欢迎感兴趣的同学参加会议并参与讨论。